​近日,国家发改委通过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召开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动员部署会暨“云培训”启动会,对今年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进行部署,今年的评价范围将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再次扩大,8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8个国家级新区将进行同场比拼。全国近百地将迎国家层面评价,营商环境该如何优化?不妨先跟随着维度数据科技的脚步,了解国内营商环境的工作方向及重点。


为进一步把握我国营商环境的工作方向和发展趋势,维度数据科技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Nvivo软件对国家2016-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近五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共计25篇)进行文本分析,以每篇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营商环境的表述段落作为一个分析单位,统计每个分析单位中关键词汇的频次及相关内容,研判营商环境建设未来工作重心,并对标世行营商环境国际排名领先地区的经验展开讨论。

深化各领域改革,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统观2016年至2020年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营商环境提及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和2017年均未提及,2018年提及4次,2019年提及5次,营商环境在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在综合研判国内外疫情和经济形势后,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聚焦于疫情防控及六保六稳工作方面,对相关预期经济发展目标做了适当调整;同时在营商环境优化领域,更聚焦于“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把“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放在了显著位置。

从国家政府工作报告营商环境相关内容二级关键词汇和频次来看,共提取到营商环境相关内容的关键词汇20个(具体如下表)。通过对关键词频次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各地政务大厅建设、基础设施健全等营商环境“硬条件”的不断优化,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升政府服务如深化各领域改革、优化服务改革、推进政府职能等方面给出了系统的回应;同时在法治保障、优化审批制度、市场公平秩序等企业更为关切的“软环境”方面也不断力求新的突破。
国家政府工作报告“营商环境”内容关键词频次统计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统观2016年至2020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相比,对营商环境的提及频次更高,涉及内容更为具体,着眼点主要在工作落实方面。在国家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的指引下,各地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拿出了更多实质性举措,简政、减税、降费、优化服务等一项项具体的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
详情如下:

进一步对四个一线城市政府工作报告营商环境具体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共提取营商环境相关内容关键词汇30个(具体如下表)。可以发现,各地在落实减轻企业税负政策、重点领域改革、简政放权等落实营商环境改革措施方面内容提及较多;其次,法治化建设、市场监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巩固营商环境改革成果措施方面也是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中的重点。
代表城市政府工作报告“营商环境”关键词频次统计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也是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城市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综合对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和一线城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营商环境仍需继续优化。

对于营商环境优化目标,“一流”“法治化”“国际化”等表述提及较多,2020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
深圳市——“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广州市——“打造全球营商环境新标杆”;

上海市——“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北京市——“对标国际规则和最佳实践”。

营商环境的打造各具特色,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也紧密贴合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发展趋势。

法治化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新方向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在制度设计和实际表现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标志着营商环境建设进入到法治化新阶段,以法治保障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各地结合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情况,均从立法层面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制度保障,如《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梳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及各代表城市工作报告可发现,与往年相比,2020年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逐步进入深化阶段,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中更加注重政策的实施成效、执法的力度以及政策和条例的制定。

尽管我国近年来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有大幅度上升,但在部分领域与全球领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需吸取借鉴其他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经济体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优化落实。新加坡作为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前三的国家,已形成了细致完善的商业法规体系、司法审判体系和法律仲裁体系,且有领先全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有细致、延续、及时、峻法、严行等特点保障法治化的运行,推动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形成。新加坡的经验,对中国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向纵深推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维度观察

展望未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将会持续注重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执法监管框架,借鉴新加坡、新西兰等国际先进地区优秀做法,将北京、上海的先进经验有效复制推广至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可进一步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推动我国营商环境水平整体上升。
■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导向,是营商环境成效评估标准;

■ 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是短期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
■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助推器;

■ 健全法治体系,推进法治化建设,是建立良好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保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